“黄牛”乱象几时休

  “要票吗?要票吗?”

  这个暑假,随着大众积累的文旅需求集中迸发,居民生活水平、消费理念不断升级,旅游景点、文博场馆、演出市场等常出现“开售秒空、一票难求”的现象。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统计,2023年上半年,全国营业性演出(不含娱乐场所演出)场次19.33万场,同比增长400.86%;演出票房收入167.93亿元,同比增长673.49%;观众人数6223.66万人次,同比增长超10倍。与此同时,“黄牛”非法倒票现象又逐渐活跃起来。

  “最高档为1855元的门票,被‘黄牛’炒到18800元,价格是正常票价的10倍多”“游客约不到,‘黄牛’反而能约到,原本免费参观的博物馆却需要花钱才能进”“一个‘黄牛’、一场演唱会,一晚就赚了1万元”……网络上,只要搜索相关信息,就能看到网友们叫苦不迭。

  正规渠道求购不得,“黄牛票”却溢出天价——市场和消费者苦“黄牛”久矣。各类新闻、热搜的涌现,无不体现着“黄牛”倒卖行为对消费者正当权益的侵犯和对文旅市场良性发展的破坏,也警示、催促着我们:“黄牛”乱象,该花大力气整顿了。

  1.“你买不上,我有办法”

  利之所趋,人之所至。“黄牛”现象由来已久,在线下演出报复性增长、文旅市场火热的当下更甚。通过介绍,记者结识了专营文艺活动票务的“黄牛”晓凯(化名)。点开他的社交软件,赫然出现了“你有钱,我有票”的“霸气”个性签名。

  “代抢接起来!科技+人工命中率高,预算高的可以直接录信息。”“一轮开票命中率最高,需要的赶紧发信息!”“接代拍,特定活动邀请函可定,不拍要后悔了!”无论是抢票的各种渠道手段,还是驾轻就熟的焦虑渲染,都是“黄牛们”获利的“必杀技”。

  顺着晓凯发布的信息翻找下去,几乎可以看到各类演出活动的参加渠道、开票日期、抢票业务,以及有理有据的游说,俨然一副“买到就是赚到”的架势。随着票务活动逐渐网络化、电子化,“黄牛”抢票也有了技术加持,不断翻新花样。

  而在故事的另一面,某位歌手的粉丝丸子(化名),却对“黄牛”有着深深的无奈。

  “如果能买到正常票,谁会去买高价票呀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并没有太多的选择。”演唱会门票开票秒空,丸子万般无奈之下也从“黄牛”手中买过高价票,“有时候‘黄牛’甚至也不承诺有票,而只是保证‘能带进去’。或者一些场合压根不卖票、不开放,只有‘黄牛’有资源。在这种情况下去找‘黄牛’,似乎是我们唯一的选择。”丸子说。

  在晓凯晒出的聊天记录中,许多购票者难掩欣喜。“成功了,谢谢”“太靠谱了”,明明扰乱了正常售卖秩序,为何却收获了靠谱评价,非法倒卖怎么就成了一些消费者眼中的“良心生意”?

  “其实,‘黄牛’通过垄断渠道再肆意抬价的行为,无异于先剥夺消费者的正当权益,再让部分消费者以更高成本重新获取该权益,变相造成受侵害群体的内部分化和在心理上的双重依赖——这种倒错关系颇具讽刺意味,也是‘黄牛’倒卖现象带来的一种危害。”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肖文表示,“黄牛”现象已经影响了文艺活动市场培育和规范发展,成为阻碍公共文化服务的“绊脚石”。

  “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,需要花更高价格去购票,增加了额外经济负担;对于主办方而言,天价票的出现会扰乱其正常票务经营,同时也会招致社会舆论压力,不利于明星口碑建立和主办方企业的长足发展;对于地方发展而言,旅游经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领域,打击‘黄牛’倒卖现象,能够有效减少公共管理成本,更好发挥演唱会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,促进地方文旅经济长远发展。”肖文表示。

  2.整顿“黄牛”难在哪儿

  屡禁不止、盘根错节、顽疾难治,“黄牛”凭啥这么“牛”?

  “其实‘黄牛’之间大多数都认识,大家谁卖出去算谁的。”丸子表示,“黄牛”不仅卖票,也会从他人手中收票再加价卖出去,门票在不同“黄牛”手里倒卖,“一般情况下,越是临近演出开场,票就越紧俏,价也越要越高,涨到150%的都有,但依然有人愿意买单。”

  今年4月,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规范演出市场秩序的通知》中第五条明确规定,“督促演出举办单位、演出票务经营单位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营业性演出门票数量,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70%”。